美学原理笔记(六)审美意识形态-女性主义
观看行为无法摆脱背后的文化、政治、经济结构
艺术:传统人们是从形式上单纯的欣赏艺术(色彩、结构、线条)
但事实上现在是:
艺术家: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能抛开自己的社会和政治背景
欣赏者:也是透过自己的社会政治背景,给艺术品不同的解释
结论:影像从来都是不客观的
性别
“女性自身的观察者是男性,而被观察者为女性,因此她把自己当做对象——而且还是一个极特殊的视觉对象——景观”
案例1:新周刊
女人是男性目光的奴隶
案例2:三八妇女节——女生节
女生的价值:在外貌、年龄(而非学识、修养)
公开的集体调情而不是关注女性实际的权益
案例3:《奇葩说》男朋友不喜欢我穿热裤出门,我需要改吗?
问题:热裤的美,到底是谁规定的?
女权主义
对立面:父权——指的是有一种男性掌握主要权利与资源分配的分配的社会家长制度
女性主义缘起:可追溯至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作品
女性主义抬头
普遍认为在18世纪启蒙时期
女性作家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《为女权辩护书: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评》:主张女性存在之重要性,并提倡女性应与男性具有相同权利
注:女性主义=女权主义=妇女解放
女性主义发展
第一波女性主义(1880~1960)——争取参政与投票权
异中求同
强调女人与男人一样,都应该享有平等相同的“人权”,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“人”的权益
-
争取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平等权利,如选举权、财产权、子女抚养权、受教育权、在传统男性职业中的工作权。其中选举权是最主要的奋斗目标
-
论述重心放在社会、政治、法律议题上
代表人物
伍尔夫《一个人的房间》
认为:一名女性想成为一位作家,那么她所需要的物质条件至少有两项:
- 一件可以自由上锁的房间
- 每年500英镑的收入
西蒙波伏娃《第二性》
核心:“女人之所以是女人,不是天生的,而是后天构建的”
《第二性》上册: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女性为何变成第二性?
女性成为第二性的历史原因:
- 男女两性之间在生理学上的差异
存在主义:人类之所以比别的种族高级,在于人类追求的不只是物种的延续。人类的目标不是自我重复,而是自我超越
女性——繁殖——重复
男性——不繁殖——超越
- 母权利,只是一个神话,而且这个神话是由男性编写的
在漫长历史中,男性究竟靠什么把女性牢牢禁锢在“第二性”这个位置上?
女人是一种私有财产
父权私有制还得到了宗教的有力支撑
为什么女权运动直到19世纪才爆发?
妇女开始走出家门,参与社会劳动
人口控制
《第二性》下册:第二性的地位究竟怎样限制了女性的发展?怎么办?
问题
一个女孩 究竟是如何成为一个女人的?为什么说女人不是天生的,而是后天形成的?
婚姻与家庭,对于一个女人,究竟意味着什么?
为什么婚姻与家庭依旧被看做是女性应有的属性?
女性可以怎么办?
答案
首先,最重要的一条:工作,必须工作
其次,女性哪个在为事业努力的时候,不必以男人为标准
最后,要追求真正的卓越
第二波女性主义(1960~11980)——开展女性的主体性(英美派VS法国派)
缘起
主要诉求“求同存异”
除了继续争取女性各种权益之外,女性开始要求社会重视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,并鼓励女性拒绝成为男性的从属客体,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主体性与性别认同
两大阵营
法国派:大写女人
代表
克里斯蒂娃的“象征”与“符号”《黄色墙纸》——吉尔曼
象征界:李兴华的语言规则(如语言中的文法或小说中的情节)
想象界:诗化前语言能量(如婴儿的语言或诗歌中的跳跃意象)
西苏的“阴性书写”
英美派:小写女人
代表作家
凯特米利特《性政治》:性即政治
伊莱恩肖瓦尔特《她们自己的文学》
阴性阶段(1840~1880):模仿当代主流男性作家
女性主义阶段(1880~1920):批判与抵抗既有的价值观念
女性阶段(1920~至今):追寻属于女性自身的书写风格
第三波女性主义(1980~至今)——开展边缘女性的主体性
问题
女性主义不等于性别战争
女性主义不应该只谈女性的利益而不谈女性的责任
女性主义在不同地区推进状况不一样
女性主义的三个面向:思想——创作——政治
女性主义学者在做什么
省思女性于男性社会中的现状和定位,并借此找出女性应有的权力与自身的主体性
- 把梳理整理摒弃由男性所主导的规范与主题
- 发掘被忽略的女性艺术家,并建立属于女性的经典
- 将女性主义与各类不同论述联结(如心理分析、种族理论、后殖民理论、生态批评等),形成更为动态的论述网络
女性主义关注的议题
- 生理性别(Sex)和社会性别(Gender)
- 性别本质主义——与性别建构主义
- 主体(Suject)与客体(Object)、自我(Self)与他者(The Other)
- “他者”——黑格尔《精神 现象学》分析奴隶主与奴隶之间
本文自B站杨宁老师《美学原理》系列课程做笔记而成